您的位置 首页 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的现实意义

《让子弹飞》中的政治隐喻:阶级斗争和权力争夺的再现 《让子弹飞》是一部由姜文执导并主演的黑色喜剧电影,于201…

让子弹飞》中的政治隐喻:阶级斗争和权力争夺的再现

e182ae2410414604f12cd71854249f14

让子弹飞》是一部由姜文执导并主演的黑色喜剧电影,于2010年12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创造了当时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以民国初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土匪冒充县长,在一个名为鹅城的小镇上与一个恶霸豪绅斗智斗勇的故事。电影中充满了幽默诙谐的对白和荒诞搞笑的情节,但同时也暗含了许多政治隐喻和历史寓言,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们的热烈讨论和解读。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关键词入手,分析《让子弹飞》中的政治隐喻:辛亥革命、张麻子、黄四郎、鹅城、马拉火车、浦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电影中,张麻子(姜文饰)和黄四郎(周润发饰)都曾参与过辛亥革命,但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张麻子是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他曾跟随蔡锷南征北战,但在蔡锷病逝后,他不满官场腐败、军阀混战而落草为寇。黄四郎则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他早年留过洋,武昌起义时曾对革命有功,但之后利用革命后获得的权势控制官府、欺压百姓、谋取暴利。

1f331e85999a5811ed0c091b6505c36a

电影中,张麻子与黄四郎的斗争从最初的打劫、复仇,很自然演化为以“公平、正义”为名的打土豪、分财产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后继续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也可以看作是对辛亥革命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电影中有许多对辛亥革命的直接或间接提及,比如张麻子说“我跟蔡锷打过仗”,黄四郎说“我跟孙中山打过仗”,以及片尾张麻子说“我要去上海”的台词。

**张麻子**

张麻子是电影中的主角,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身份的人物。他既是一个土匪头目,又是一个冒充县长的骗子,更是一个忠于革命理想的英雄。他机智勇敢,善于用计谋和枪法对付敌人,也有着深厚的人情味和正义感。他对待自己的兄弟们和百姓们很仗义,但对待敌人则毫不留情。他的名字也有着寓意,张麻子是他的化名,意思是张牧之的反义词,牧之是“治理”的意思,麻子则是“乱”的意思。他的真名是张牧之,也是他买官做县长时改的名字,意味着他曾经有过治理社会的理想和能力。

电影中,张麻子可以看作是中国革命史上一类人物的代表,他们曾经为了革命而奋斗,但在革命后却发现社会并没有真正改变,于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继续革命。他们既不属于旧势力,也不属于新势力,而是属于民间的第三势力。他们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但也不拘泥于任何教条和规则。他们有着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但也不迎合任何权威和利益。他们有着自己的方式和手段,但也不惧怕任何困难和牺牲。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英雄形象,也是中国社会中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

102857c5aed4201e243fc205bb490fb2

**黄四郎**

黄四郎是电影中的反派角色,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身份的人物。他既是一个恶霸豪绅,又是一个留过洋的西化派,更是一个曾经参与过革命的功臣。他聪明狡猾,善于用金钱和权力来收买和威胁别人,也有着强大的武功和枪法。他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手下很残忍,但对待敌人则很风趣。他的名字也有着寓意,黄四郎是他的绰号,意思是黄色第四个儿子,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皇权和财富的含义,四则是死亡的谐音。他的真名是黄世仁,也是他留洋时改的名字,意味着他曾经有过接受西方文化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愿望。

电影中,黄四郎可以看作是中国革命史上另一类人物的代表,他们曾经为了革命而贡献,但在革命后却变成了革命后果的受益者和维护者。他们既属于旧势力,又属于新势力,而是属于权贵阶层的第一势力。他们没有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只有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他们没有自己的道德和良知,只有自己的权威和利益。他们没有自己的方式和手段,只有自己的金钱和权力。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典型的反面形象,也是中国社会中一种顽固的阻力。

**鹅城**

鹅城是电影中故事发生地点,在电影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一个具体存在、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小镇,又是一个抽象寓意、象征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符号。鹅城的名字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鹅是一种温顺、忠诚、善良的动物,也是一种能够飞翔、迁徙、自由的动物,代表了鹅城百姓们的性格和愿望。另一方面,鹅也是一种被人类驯养、屠宰、食用的动物,也是一种能够下蛋、孵化、繁衍的动物,代表了鹅城百姓们的命运和生存。电影中,鹅城百姓们既是张麻子和黄四郎斗争的旁观者和牺牲者,又是张麻子和黄四郎斗争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既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有着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妥协。他们既有着对革命理想的支持和赞同,又有着对革命后果的恐惧和怀疑。

电影中,鹅城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民国时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官民对立、军阀混战、外来文化冲击等。它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民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各种特点和风貌,比如民间文化、地方习俗、民族精神、历史传承等。它更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民国时期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和转折,比如政治革命、社会变革、文化创新、历史选择等。

**马拉火车**

马拉火车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和场景,它贯穿了电影的始终,并在电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既是一个具体存在、连接城市与乡村、运输人员与物资、展示科技与文明的交通工具,又是一个抽象寓意、象征历史与现实、冲突与融合、变革与发展的符号。马拉火车的名字也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马拉火车是一种特殊的火车,它没有自己的动力,而是由马匹拖拉而行,代表了马拉火车所处时代的落后和停滞。另一方面,马拉火车也是一种特殊的火车,它有着自己的形式,而不是由铁轨限制而行,代表了马拉火车所具备潜力的创新和突破。

电影中,马拉火车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契机,它反映了中国历史在辛亥革命后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既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希望,又有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个阶段既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需要接受和借鉴西方文化和科技进步。这个阶段既需要保持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需要推动和实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电影中,马拉火车在张麻子和黄四郎的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既是他们斗争的导火线和媒介,又是他们斗争的结果和见证。

**浦东**

浦东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和概念,它出现在电影的结尾,也是电影的高潮和结局。它既是一个具体存在、位于上海东岸、面向长江入海口、拥有繁华都市、现代化建筑、国际化氛围的地区,又是一个抽象寓意、象征未来与梦想、开放与改革、挑战与机遇的符号。浦东的名字也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浦东是上海的一个区域,它在上海历史上一直处于边缘和落后的地位,代表了浦东所面对的困境和压力。另一方面,浦东也是上海的一个象征,它在上海发展上一直扮演着先锋和领导的角色,代表了浦东所拥有的潜力和愿景。

电影中,浦东可以看作是中国未来的一个方向和目标,它反映了中国未来所追求的一个新境界,这个境界既有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又有着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特色。这个境界既有着开放和改革的动力,又有着挑战和机遇的条件。这个境界既有着繁荣和富强的愿望,又有着公平和正义的理念。电影中,张麻子在最后一刻说出了“我要去上海”的台词,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选择,也是他对中国未来的寄托。

综上所述,《让子弹飞》中充满了政治隐喻,它通过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场斗争,再现了中国民国时期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展示了中国民国时期人物的各种性格和风貌。它通过一个马拉火车上发生的一场变革,反映了中国辛亥革命后历史的各种转折和契机,也展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各种变化和转型。它通过一个浦东方向上发生的一场选择,寄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各种方向和目标,也展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各种特点和风格。《让子弹飞》不仅是一部黑色喜剧电影,更是一部政治寓言电影,它用幽默诙谐、荒诞搞笑、夸张夺目、深刻隽永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丰富、复杂多样、引人深思、值得探讨的中国历史画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顾子明博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ziming.cc/4829.html

作者: 顾子明博客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更多精彩内容加微信:281981735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