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8日,特朗普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公开了约8万页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机密文件。
一时间,这起搁浅了半个世纪的悬案,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震惊世界。如今,从美国官方最新披露的资料来看,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但都被一次次错过……

美籍苏裔情报员谢尔盖·戈罗诺赫的警告和神预言
1963年8月15日,也就是肯尼迪遇刺的3个月前,一位名为谢尔盖·戈罗诺赫的美籍苏裔情报员,向美国副领事布莱克希尔报告,称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和詹姆斯·厄尔·雷将刺杀肯尼迪总统,并提供了精准的刺杀时间、地点,甚至武器等细节。
紧接着,8月19日,谢尔盖再面见美国国务院特别顾问服务部主任基平安,再次强调了刺杀计划,还补充到“奥斯瓦尔德将在刺杀后被灭口”,并提到马丁·路德·金也将于1968年4月4日被刺杀。
事实证明,谢尔盖的预言均被一一应验,所有细节完全一致。
尽管,最终肯尼迪刺杀案的凶手被认定为是奥斯瓦尔德的“孤狼作案”,但其后刺杀马丁·路德·金的凶手,恰恰是谢尔盖提到的肯尼迪案的另一位凶手“詹姆斯·厄尔·雷”,这未免太过巧合了。
很遗憾,美国国务院官员未将谢尔盖的警告传递给FBI和肯尼迪的安保团队,反而用麻醉气体使其失忆,刻意掩盖了这一重要情报。
对凶手奥斯瓦尔德积极但无效的监控
也许,美国国务院是因为当时美苏冷战关系紧张,不信任苏联情报机构,导致没有重视肯尼迪刺杀的预言,但CIA提前锁定了凶手,并进行了积极的监控,总该有所发现吧。
根据最新解密的CIA备忘录显示,在1963年9月24日,肯尼迪遇刺的近两个月前,CIA就已经在监控奥斯瓦尔德了。
原因是奥斯瓦尔德在墨西哥城与苏联、古巴使馆频繁接触,试图申请苏联签证,以及他此前是亲苏分子,曾自学俄语,并在1959年叛逃苏联,直到1961年才返回美国,有极强的“反美倾向”。
尽管监控到奥斯瓦尔德的可疑活动,但中情局仍视其为“低级别威胁”,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也未将这一可疑信息共享给其他相关部门,丧失了提前预警的机会。
奥斯瓦尔德作为肯尼迪刺杀案中,被公布的唯一凶手,他身上更是疑点重重。

首先,他真的是孤狼作案吗?
尽管各项公布信息中,一再引导刺杀行动仅为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但案发后的一系列事件,都证明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魔术子弹”争议,以及几十名目击者声称听到来自总统车队前方草丘的枪声,都暗示有其他枪手的存在。
案发后,奥斯瓦尔德在众目睽睽下,被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夜总会老板紧急灭口,也让人们瞠目结舌。
紧接着在案件发生后的三年内,包括直接目击者与情报线人在内的18名关键证人均以自杀、意外等方式离奇死亡,到1993年,死亡人数高达115人,导致案件调查频频陷入僵局。
没有人能相信和接受意气风发、年少有为的肯尼迪总统,就这样被一个无名小卒当众枪杀,但即便公布出来了8万页的机密档案,依然难以找到能颠覆奥斯瓦尔德单人作案的关键证据。
肯尼迪为什么必须死?
肯尼迪到底是挡了谁的路,才成为必须被清除的障碍呢。
尽管各项公布信息中,一再引导刺杀行动仅为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但案发后的一系列事件,都证明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魔术子弹”争议,以及几十名目击者声称听到来自总统车队前方草丘的枪声,都暗示有其他枪手的存在。
案发后,奥斯瓦尔德在众目睽睽下,被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夜总会老板紧急灭口,也让人们瞠目结舌。
紧接着在案件发生后的三年内,包括直接目击者与情报线人在内的18名关键证人均以自杀、意外等方式离奇死亡,到1993年,死亡人数高达115人,导致案件调查频频陷入僵局。
没有人能相信和接受意气风发、年少有为的肯尼迪总统,就这样被一个无名小卒当众枪杀,但即便公布出来了8万页的机密档案,依然难以找到能颠覆奥斯瓦尔德单人作案的关键证据。
肯尼迪为什么必须死?
肯尼迪到底是挡了谁的路,才成为必须被清除的障碍呢。

从肯尼迪去世后,可获利的几方利益集团来分析,关于幕后黑手的猜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黑帮的打击报复。肯尼迪家族与黑帮的纠葛和积怨,以及肯尼迪任总统后,对黑帮的严厉惩治,让黑帮损失惨重,招致疯狂报复。
而且从凶手奥斯瓦尔德,到灭口奥斯瓦尔德的夜总会老板都与黑帮有所牵连,更有多名黑帮头目在调查期间离奇死亡,让这一猜测可信度越来越高。
而且,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惨死,仅仅是肯尼迪家族诅咒的开始。
二是动了美国军工利益集团的蛋糕。肯尼迪上任后,削减军费开支,并考虑从越南撤军,以及他避免国家陷入战争的外交策略,都威胁了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而继任总统约翰逊上台后,直接升级战争,帮军工集团大肆敛财,以及解密文件显示,约翰逊曾向军工集团承诺:“肯尼迪的政策会被修正。”
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信息,都让军工利益集团有重大嫌疑。
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信息,都让军工利益集团有重大嫌疑。
三是CIA(中情局)与肯尼迪之间的权利斗争。猪湾入侵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导致肯尼迪与CIA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且,肯尼迪认为CIA的权利过大,有意要削减其势力。
而从CIA在整个案件调查中的表现来说,确实非常可疑。
除了案件发生前的不作为,刺杀事件后,CIA主导调查,不顾公众质疑,迅速将案件定性为“独狼行动”,并对很多关键证据进行了掩盖,甚至清理,只能说CIA在这次案件中,绝对不清白。
即便CIA未必直接策划刺杀,但因与肯尼迪一触即发的冲突,以及为了自保,部分官员很可能会默许、掩盖甚至间接推动了案件的发生。
而从CIA在整个案件调查中的表现来说,确实非常可疑。
除了案件发生前的不作为,刺杀事件后,CIA主导调查,不顾公众质疑,迅速将案件定性为“独狼行动”,并对很多关键证据进行了掩盖,甚至清理,只能说CIA在这次案件中,绝对不清白。
即便CIA未必直接策划刺杀,但因与肯尼迪一触即发的冲突,以及为了自保,部分官员很可能会默许、掩盖甚至间接推动了案件的发生。
四是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与得州财团的相互勾结。
肯尼迪曾公开批评约翰逊的执政能力,并计划在1964年大选中更换副总统。若肯尼迪连任,约翰逊的政治生涯很可能会终结,而且即便能撑到下一次选举,约翰逊也绝对不是尼克松的对手。
可以说,肯尼迪遇刺,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约翰逊,否则他可能永远都无法登上总统的宝座。

肯尼迪曾公开批评约翰逊的执政能力,并计划在1964年大选中更换副总统。若肯尼迪连任,约翰逊的政治生涯很可能会终结,而且即便能撑到下一次选举,约翰逊也绝对不是尼克松的对手。
可以说,肯尼迪遇刺,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约翰逊,否则他可能永远都无法登上总统的宝座。

△林登·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同时,肯尼迪的一些税收政策得罪了得州财团,而约翰逊上任后重新成为得州财团的利益维护者,并由此获得了更多竞选资金支持。
这一利害关系,让约翰逊与得州财团勾结的言论颇具可信度。
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如今在信息碎片的不断拼凑中,真相仿佛离我们仅一步之遥。
不过可以肯定,能将这种级别的案件压下,绝对不是奥斯瓦尔德一个人能办到的,他的作用与作案的枪一样,不过是工具而已。
不过可以肯定,能将这种级别的案件压下,绝对不是奥斯瓦尔德一个人能办到的,他的作用与作案的枪一样,不过是工具而已。
这起案件背后,最有可能是政商集团、黑白两道的相互勾结和包庇。
以上几方,在理论上虽无法被定义为真凶,但每一个又都是“凶手”。
公布绝密档案,特朗普的一场政治阳谋
以上几方,在理论上虽无法被定义为真凶,但每一个又都是“凶手”。
公布绝密档案,特朗普的一场政治阳谋
如果说刺杀肯尼迪是一场政治阴谋,那特朗普公布这起案件的机密档案就是一场政治阳谋。
无利不起早,这起牵扯颇多的敏感案件,特朗普为何执意要公开呢。
无利不起早,这起牵扯颇多的敏感案件,特朗普为何执意要公开呢。
首先,肯尼迪被刺的真相,一直是美国人民的意难平,而特朗普扫除官僚系统障碍,公布机密档案,恰恰强化了自己“政治殉道者”的形象,进一步俘获人心;
同时,特朗普一直抨击CIA、FBI等限制了总统权力,而这起机密档案中,矛头直指CIA、FBI等机构的不作为和暗箱操作,为特朗普的言论提供了强有力佐证,并借此削弱了CIA等机构的公信力,为其后续执政理念的推行扫除了一定的阻碍。
而且,肯尼迪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投靠特朗普阵营,公布档案算是特朗普换取肯尼迪家族支持的礼尚往来。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知道,这份所谓的机密档案,真正触及核心厉害关系的内容早已被抹去,看似惊心动魄,实则有惊无险。
而且,肯尼迪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投靠特朗普阵营,公布档案算是特朗普换取肯尼迪家族支持的礼尚往来。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知道,这份所谓的机密档案,真正触及核心厉害关系的内容早已被抹去,看似惊心动魄,实则有惊无险。
这一番操作下来,特朗普可谓一举多得,对他来说,真相不是最重要的,借此达成的政治目的才是。
截至目前,肯尼迪遇刺案仍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案件之一,时过境迁,公众依然难以释怀,不仅是因为肯尼迪戛然而止的悲剧命运,更是因为半个世纪过去了,真相依然无法被揭露的无力和无奈……本期子明荐书为大家精选了几本有关肯尼迪遇刺事件及美国政史相关的书籍,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寻找一下答案~
